细纱纱杆对成纱质量的影响
摘要
分析了导纱杆在细纱设备投喂机构中的使用和安装要求,以及工艺高度对成纱质量的影响,并通过专项对比试验证明了细纱导纱杆位置对纱线质量的影响。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,指出细纱导纱杆的位置直接影响细纱质量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,间接影响筒体的生产效率和回线率。
关键词
细纱纱杆,成纱质量,络筒效率高,
细纱工序是环纺中的一个重要工序,不仅是因为细纱工序是生产的核心工序,也是成纱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工序。细纱工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主要分为设备状态、专件设备、工艺上机、温湿度控制、人员管理、粗纱质量等。在细纱工序的工艺质量控制方面,有很多论文和试验案例研究牵伸工序、卷绕工艺和专件设备,但重点分析和试验喂养机构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较小,尤其是对成纱杆对成纱质量的影响。
近日,一位客户提出,脉筒工艺长度粗、长度细、缺陷不稳定,细节数据在实验室的管纱数据中差异较大。针对这一问题,我们指导企业进行技术研究,重点对细纱工艺中的导纱杆进行实验比较。通过优化导纱杆的设计和工艺高度,实验室中的管纱数据和脉筒缺陷数据大幅减少,趋于稳定。
网络网络数据分析
针对脉筒细节缺陷不稳定的问题,通过分析电清质量数据(见图1),发现缺陷中长细节缺陷的比例相对较大,但相应的细节无法从粗纱干指标和不均匀的曲线图中看到,因此判断问题主要出在细纱过程中。
图1整改前的电清切割数据
为此,我们重点检查了细纱过程。企业的细纱设备是FA502细纱机,粗纱架从托盘式改为现在的天花板纱架,但是改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。70%左右的细纱机是单排导纱杆,粗纱垂直喂入喇叭口,导致粗纱绕不稳定,导致意外拉伸细节,导致管纱细节增加(见图2);即使安装了双排导纱杆的机器,导纱杆的高度设置也是不合理的。当粗纱转回时,导纱杆的摩擦力在断头或转回后容易增加,导致粗纱细节问题,导致管纱细节增加。
图2细纱单排导纱杆
改进细纱纱杆
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我们进行了一个特殊的实验,将薄纱单排纱杆改为双排纱杆,并将纱杆的高度调整到粗纱下部的1/3(见图3)。
图3细纱双排导纱杆状态
调整后跟踪分析数据和数百万米分级纱的数据,发现细节数据和分级纱的数据有了明显的改善(见图4)。
图4整改后的电清切割数据
测试数据对比分析
3.1实验室数据对比
对调整前后的管纱进行干燥分级试验,各项质量指标明显改善(见图5、表1、表2)。
图5调整前后管纱干试验结果
表1调整前后的管纱干试验指标
表2调整前后的管纱分级试验指标
结语
企业调整了FA502细纱机的所有导纱杆后,连续两个月跟踪分析了管纱、管纱的质量指标、管纱的效率、回丝率等数据。10万米长细节分级纱的降低率达到24%,棉结和10万米粗节纱的降低率达到14.6%,管的100万米切割率降低20%,管的生产效率提高1.8%,管的回丝率降低0.1%。管纱干燥、细节、粗节、棉结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,长期困扰企业的细节得到彻底解决。